图片展示

广府会简介

 

广府会是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广东省广府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的统称;是专业从事广府民系、广府文化研究的省级社团法人组织,是促进广府文化事业、广府文化产业发展的交流互动平台。

愿景:创新广府文化产业生态,繁荣全球“广府商帮”经济。

使命:魅力广府,添彩岭南,振兴中华。

 

       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

成立于2012年5月17日,是省级社会组织,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40000595857555C,是全省专业从事广府民系、广府文化研究的学术性研究机构具有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的资质。

业务范围:调查研究、讲座培训、咨询服务、技术服务学术交流。

业务主管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广东省广府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

成立于2016年4月13日,是省级社会组织,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40000MJK800409K,是全省性、联合性、非盈利性的广府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机构。成立以来,致力于团结社会各界能人智士、有关单位专注于广府民系文化产业的挖掘与开发,推动广府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增强文化与经济、科技的融合,引领广府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重点开展《广府文化产业服务标准》制订和认定工作,以及广府文化产业(链)的孵化和培育。

业务范围:开展广府文化产业调研、产业规划、产业服务标准制订等活动,向社会和会员发布广府文化产业信息,提高广府文化产业队伍素质,推动广府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等。

业务主管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广府系列定义

 

广府:人文历史地名的简称,历代多有变迁。现代意义上的广府通指岭南承载以广府话为母语的民系所在地的称谓(广府话也称白话、粤语、广东话、广州话等,英语称Cantoncse)。

地域主要分布在珠江流域的西江中下游地区、北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涉及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五省区)。

广府人:一般指岭南早期百越族人与中原移民融合衍生的一支汉族民系,以广府话为母语,或有身份认同,受其文化祖训熏陶的人。               

广府文化:通指广府民系的文化,属广府话文化带的文化。

 

广府文化产业:通指具有广府文化基因的产业。

文化基因是指内化的思想理念与外在的气脉、仪规、技艺、特别的产品和特别的服务结合。产业指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实体的统称。

广府文化产业服务标准:指广府文化基因体系+产业服务标准。

广府文化产业服务标准以“文化+”的思路制定,即广府文化基因体系+经认定的企业、产品、服务、管理体系所执行的相关标准。

  广府文化产业生态系统:指围绕具有广府文化基因的物质及物质主体循环再生与可持续发展体系的称谓。(含地区、企业、产品、习俗、民风等人文和提供服务的方式等)

 

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被誉为岭南地区三大民系文化。

广府文化是岭南早期百越文化与中原文化乃至外来文化历经千年碰撞融合中逐渐发展形成的,是岭南地区分布范围最广、最具地方人文特色的区域文化之一。广府话根源于中原雅言,含九声六调,是保留古汉语最完整的语言,属汉藏语系的声调语言。广府话、广府文化在世界华人华侨社区中颇具通行力、影响力和美誉度。

 

备注:《广府系列定义》是自2011年2月起至今,在开展广府文史考系列调研活动中,吸收了张汉青、黎子流、田丰、陈春声、方志钦、赵立人、王杰、章文钦、李吉奎、李鸿生、李凭、陈忠烈、陈泽泓、刘志伟、吴义雄、林子雄、林广志、倪俊明、廖曙辉、张镇宏、刘正纲、杨明、冷东、叶农、曾应枫、龚伯洪、梁志强、孙德、陈义、欧荣生、顾涧清、商学兵、王中生、梁道泮、胡波、马丹、黄明奇、朱正国、黄国琪、刘平波、李志华余楚风等百位专家、学者的研究观点,由廖伟阳先生归纳几拟其稿,于2014年12月16日首届广府文化学术年会上向社会和会员公布,并广泛征求意见;于2017年12月10日第二届广府文化学术年会上作第一次修订并公布。

广府会认为学无止境,为努力做好《广府系列定义》修订工作,学术委员会决定长期不懈地向诸君征求修正意见,并将修订意见于每届广府文化学术年会上公布。敬请能人智者,有识之士予以斧正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